TEL: 138 2641 2791

台湾医疗器械注册认证注意事项

发布时间:2025-07-11 人气:10 作者:天之恒

成功进入台湾医疗器械市场,获得台湾食品药物管理署(TFDA)颁发的医疗器材许可证是必经之路。这一过程严谨复杂,充分了解并规避潜在陷阱至关重要。以下为您梳理核心注意事项:


1. 精准分类:成功的第一步


法规依据: 台湾严格遵循《医疗器材管理法》,依据风险等级将器械分为Class I (低风险)、Class II (中风险)、Class III (高风险)。


分类决定路径: 分类决定了注册的资料要求、审查流程和时间。Class I 通常仅需“列册登录”(备案),Class II 和 III 则需提交详尽的“医疗器材许可证”申请,Class III 审查最为严格。


关键行动: 务必在申请前,通过TFDA数据库、相似产品比对或专业咨询,精确判定您的产品类别。分类错误将导致申请被退回或延误。


2. 技术文件:合规性的基石


核心要求: TFDA要求提交全面、科学、符合规范的技术文件。这包括:


产品技术规格与设计档案


详尽的风险管理报告 (ISO 14971)


完整的验证与确认报告(性能测试、生物相容性测试(ISO 10993系列)、无菌保证(若适用)、包装完整性验证、货架寿命验证等)。


临床评估报告: 需证明产品的安全性与有效性。Class II/III器械通常要求更充分的临床数据支持。


本地化测试: 特别注意: 电气安全(如IEC 60601系列)、电磁兼容性(EMC)测试通常要求在台湾本地获得TFDA认可的实验室进行,并出具符合台湾标准的报告(CNS标准或引用IEC/ISO标准)。


3. 临床试验:高风险的必经之路 (Class IIb/III为主)


本地化要求: 对于高风险或缺乏充分海外临床数据的Class IIb/III器械,TFDA可能要求进行台湾本地临床试验。


严格审批: 临床试验方案必须事先获得台湾卫生福利部指定的伦理审查委员会(IRB)批准,并取得TFDA的临床试验核准函。


数据合规性: 试验数据需符合台湾GCP规范及国际伦理标准。


4. 品质管理系统:持续的保障


QSD要求: 制造商(及台湾授权代表,若适用)必须建立并维持符合医疗器材品质管理系统(QSD)要求,其核心等同于ISO 13485标准。


审核可能: 对于Class II/III器械,TFDA可能进行制造厂实地查核(GMP/QSD检查),或要求提供海外官方(如FDA)的GMP检查报告作为替代。提前准备确保体系合规是避免延误的关键。


5. 台湾授权代表:不可或缺的桥梁


法定要求: 非台湾设立的境外制造商必须指定一家在台湾合法注册的公司作为其授权代表(Local Agent)。


核心职责: 代表您处理所有与TFDA的沟通、递交申请、文件管理、许可证维护、不良事件通报及产品召回等法律事务。选择经验丰富、沟通顺畅且负责任的授权代表至关重要。


6. 标签与说明书:本地化的最后关卡


强制语言: 所有标签、使用说明书及包装信息必须使用繁体中文。


内容合规: 内容需严格符合TFDA法规要求,包括产品名称、型号、制造商信息、授权代表信息、使用说明、禁忌症、警告、注意事项、批号/序号、有效期等。术语需符合台湾本地用语习惯(例如,使用“医疗器材”而非“医疗器械”)。


格式审核: TFDA会对中文标签和说明书进行详细审查。


7. 时效与维护:持续合规


证书有效期: 医疗器材许可证有效期为五年。需在有效期届满前六个月内提交展延申请。


变更管理: 任何涉及产品设计、制造工艺、重要原材料、标签说明书的变更,必须在实施前向TFDA提交变更申请并获得批准。


法规动态: 台湾医疗器械法规处于持续更新完善中。务必主动关注TFDA发布的最新公告、指引和修订法规,确保持续合规。


台湾医疗器械注册认证是一项涉及法规、技术、品质和本地化协作的系统工程。准确分类、完备文件、本地测试、重视QSD、依靠专业授权代表、严格遵守标签规范以及持续维护更新是成功的关键支柱。面对复杂流程,寻求熟悉台湾法规与市场的专业顾问或法律服务机构的协助,能显著提高注册效率,降低合规风险,为您的产品成功登陆台湾市场铺平道路。前期充分的合规投入,是后期市场回报的有力保障。


关键词标签 / keyword tag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