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L: 138 2641 2791

印尼医疗器械注册AR制度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5-08-08 人气:8 作者:天之恒

印度尼西亚(以下简称“印尼”)作为东南亚第四大医疗器械市场,近年来监管体系日趋完善。根据2025年最新法规,所有在印尼销售的医疗器械必须通过注册认证,其中授权代表(Authorized Representative, AR)制度成为外资企业进入市场的关键环节。本文将系统解析印尼医疗器械注册AR制度的核心内容、操作流程及合规要点。


一、AR制度的核心定义与职责

印尼的AR制度要求境外医疗器械制造商必须指定一名印尼本土的授权代表,该代表需在印尼卫生部(MOH)注册并获得合法资质。AR的核心职责包括:

注册代理:代表境外制造商提交注册申请,协调与印尼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BPOM)的沟通;

合规监督:确保产品符合印尼《2018年医疗器械分类指南》等法规,包括技术文件审核、临床数据验证;

市场维护:处理产品召回、不良反应报告及监管检查,保障市场合规性;

文件管理:保存注册证书、检测报告等关键文件,以备监管审查。


二、注册流程与分类标准

1. 医疗器械分类

印尼将医疗器械按风险等级分为四类:

Class A(低风险):如医用口罩、纱布、体温计;

Class B(中低风险):如血压计、血糖仪;

Class C(中高风险):如透析设备、注射泵;

Class D(高风险):如心脏起搏器、人工关节。

风险等级直接影响注册要求:Class D产品需提供完整的临床试验数据,审批周期长达18-24个月,而Class A产品仅需基础文件,审批周期为3-6个月。


2. 注册流程

步骤一:选择授权代表(AR)

境外企业需与印尼本土公司签订授权协议,明确AR的职责范围。

AR需持有印尼卫生部颁发的经销商许可证(IDAK)。

步骤二:准备注册文件

行政文件:申请表、进口商营业执照(SIUP)、制造商授权书(POA);

技术文件:ISO 13485证书、产品说明书(印尼语)、风险分析报告(符合ISO 14971);

检测报告:由BPOM认可的实验室出具的电气安全、生物相容性测试结果。

步骤三:提交与审批

通过印尼医疗器械信息系统(REGALKES)在线提交文件;

BPOM进行技术评估,部分高风险产品需现场审核;

审批通过后颁发进口医疗器械注册证(AKL),有效期5年。

3. 特殊要求

清真认证:含动物源材料的产品需在2026-2034年间完成清真认证;

本地化生产:组装产品需确保主要组件在印尼生产,本地成分占比需超过50%。


三、法规框架与监管机构

1. 核心法规

《2014年医疗器械法规》(MOH Regulation No. 1190/2010):明确注册与分类标准;

《2017年医疗器械注册规定》(MOH Regulation No. 62/2017):规范申请流程与费用;

《2019年医疗器械进口及分销法规》(MOH Regulation No. 20/2019):强化市场监督。

2. 监管机构

印尼卫生部(MOH):主导注册审批与政策制定;

医疗器械和家庭健康司(DJPK):负责市场准入与监督;

BPOM:参与含药物成分的医疗器械监管。


四、挑战与应对策略

1. 常见挑战

注册周期长:Class C/D产品审批需12-24个月;

法规更新频繁:2025年新增清真认证要求;

进口限制:仅允许1家进口商注册同一品牌产品。

2. 解决方案

提前布局:选择经验丰富的AR机构(如际通医学集团),加速文件准备;

合规预审:在申请前通过BPOM认可的实验室完成预检测;

动态监控:与AR保持沟通,及时响应法规变更。


五、结论

印尼医疗器械注册AR制度通过明确授权代表职责、细化分类标准及强化监管,构建了严格但透明的市场准入体系。外资企业需充分理解制度要求,与本土专业机构合作,方能在这一潜力巨大的市场中占据先机。随着2025年清真认证等新规的实施,合规性与本地化将成为竞争的关键要素。


关键词标签 / keyword tag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