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L: 138 2641 2791

国产三类医械注册申报所需资料要求

发布时间:2025-11-07 人气:5 作者:天之恒

根据2025年最新《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及国家药监局规范,国产三类医疗器械注册申报需遵循"全程管控、科学监管、社会共治"原则,需提交完整、规范的申报资料并接受严格审评。三类医疗器械属于高风险产品,如心脏支架、CT机等,其注册申报需满足以下核心要求:


一、基础申报资料清单


行政许可文件:境内第三类医疗器械注册申请表、生产企业资格证明(营业执照+生产许可证)、所申请产品需在生产许可范围内。

技术文档体系:产品技术报告(含设计开发、工艺流程)、安全风险分析报告、适用的产品标准及自测报告。检测机构出具的注册检测报告需为原件且在有效期内。

临床与质量证据:需在两家以上国家药品临床研究基地开展临床试验,提交伦理委员会批准的临床试验方案及报告;需提供ISO 13485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文件或符合《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证明。


二、2025年新规重点

免于临床评价情形:工作机理明确、生产工艺成熟且上市多年无严重不良事件的同品种器械可免临床评价;其他情形需通过非临床研究证明安全性。

注册审评优化:技术审评机构需在3个工作日内转交资料,审评时限明确,附条件批准制度支持罕见病、公共卫生事件急需产品快速上市。

质量追溯要求:生产全过程需建立可追溯体系,关键参数如材料熔融温度范围、灭菌残留毒性需通过GB 168化学表征研究验证,生物相容性测试需符合YY/T 177.1标准。


三、合规管理要点

资料真实性:需提供自我保证声明及样品生产过程核查报告,虚假材料将面临货值15-30倍罚款及信用惩戒。

现场核查重点:监管部门将核查生产设施、质量管理体系及临床试验数据真实性,委托生产需明确双方权责。

持续改进机制:需定期开展内部审核及质量改进,建立不良事件监测体系,重大缺陷需启动专家会审。


四、常见问题与应对

申报时需注意结构组成描述清晰度、有效性样本量充足性。如某品牌穿刺针因旋转稳定性参数未提供重复采样记录导致审评延期。建议企业提前准备设计开发文档、风险管理文件及多维度验证数据,确保技术参数与注册资料一致性。


国产三类医疗器械注册是保障公众用械安全的关键环节。企业需严格遵循法规要求,构建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通过科学验证和规范申报推动产品合规上市,助力医疗器械产业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标签 / keyword tag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