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11-07 人气:5 作者:天之恒
根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及2025年最新政策,国产第二类医疗器械注册申报需遵循系统性、规范性的资料提交要求,涵盖企业资质、技术文件、质量管理体系等核心模块。
企业主体资格需满足:企业营业执照经营范围须包含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且具备与产品相适应的生产场地及质量管理制度。例如,无菌产品需配备万级以上洁净车间,并建立覆盖采购、仓储、质量跟踪的全流程管理制度。若委托生产,需提供受托企业生产许可证及双方委托协议。
技术文件体系是审查重点。产品技术要求需明确技术指标、性能参数及检测方法,需由检测机构签章确认,并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安全风险分析报告需依据YY/T 0316标准编制,涵盖能量危害、生物相容性、环境适应性等风险评估及控制措施。临床评价资料根据产品特性选择路径:列入免临床目录的产品需对比目录产品并论证等同性;需临床试验的则需提交伦理委员会批件、试验方案及报告。例如,超声彩色血流成像设备若扩展非基础功能,需补充临床试验数据。
质量管理体系需符合《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涵盖设计开发、生产控制、检验检测等环节。注册时需提交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及体系自查报告。2025年上海、山东等地推行电子证照,企业可通过政务平台提交电子材料,审批时限缩短至5个工作日。进口产品转产上海需提供原注册证、授权书及同一实际控制人证明,可沿用部分原申报资料。
其他关键资料包括产品说明书需符合《医疗器械说明书和标签管理规定》,明确适用范围、禁忌症及使用方法;包装与灭菌资料需提供包装完整性验证、灭菌工艺确认及残留毒性评估。企业需对所有提交材料的真实性作出承诺,并附法定代表人签字及公章。
综上,国产二类医械注册申报需整合企业资质、技术文件、质量管理体系及临床评价等多维度资料,形成完整证据链以证明产品的安全有效性。企业应密切关注政策动态,如2025年上海实施的转产新规,确保申报材料符合最新监管要求。





